九岁的我小平头,弯弯曲曲眼眉,咪咪的双眼,极大地耳朵里面,肉乎乎的鼻头,也有一张嘴馋的嘴。在家里,我是一只切切实实的“小馋猫”:一会儿趁母亲不留意,把冰淇淋给偷食了;一会儿趁父亲外出了,把绿豆酥给解决了。之前,父母出来购物,我独自在家写作业。半路,妈妈爸爸妈妈说:“孩子是否会把大家刚买的老婆饼给吃完?”父母回到家,看到桌子上有一个包装袋,父亲问已经做作业的我:桌子上为什么会有一个包装袋?”我看了看那包装袋说:“哈哈哈,我觉得大家不在家,肚子饿了就吃完一个老婆饼。”父母听了,都笑了。我却疑惑不解:“笑什么啊?”父母笑的更高声了。
九岁的我很粗心大意,是个小马虎。会把“126”当做“162”。我觉得改正这一问题,可一直无法改变。但是我擅于破译难点。三年级时,试卷上面有一题难以的附加题,我一边列文稿,一边追忆之前做过的相近题目,有志者事竟成,不一会儿,我也做出来。第二天,教师发试卷了,评讲到附加题时,教师夸奖了我,说班里仅有我一个人做出去呢!
这一“九岁的我”大伙儿喜欢吗?愿大伙儿给我营造一个比较满意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