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600字
第一次在《最小说》的创刊号上看到了《悲伤》,这貌似是创刊号上唯一一篇令我有点感触的东西。一直都不太喜欢郭敬明,但是因为《最小说》里有很多很赞的插图,年年的,梁喧茗的,还有很多美文,落落的,消失宾尼的,所以每一辑都有买,所以《悲伤》的连载自然一期都没有错过。
感觉郭敬明这男人很恶心,他似乎老是很喜欢用女性的口吻来写文章,如《梦里花落知多少》,《夏至未至》。对于《悲伤》,我更是觉得奇异,那些××的东西,他怎么会知道的那么清楚,难道是生理课学太好了。
《悲伤》的题目,就已经注定了一个悲哀的结局,但是我也没有想到会悲哀的那么彻底。顾森湘是无辜的,她是那么清高而纯洁的女子,但是为之自杀,仍然显得欠考虑了些,忽略了那么多人的感受,也间接造成了易遥的死。易遥的死,可以说是齐铭和顾森西一手造成的,湘湘那样一个如花的女子已经离开了,他们却不肯放过可怜的易遥。易遥至始至终都是一个悲剧人物,齐铭和顾森西这两个一直帮助着她的男人在湘湘的死上,却无法对她产生信任。不过,这大概也是可以理解的吧。毕竟顾森西是顾森湘的亲弟弟,齐铭是顾森湘的男朋友,他们到底是和顾森湘更亲一些吧。但是,把顾森湘的死完全推到易遥的身上去,并且不听她的任何解释,这令易遥该如何自处。他们都叫易遥去自首吧,但是这原本就不是易遥的错,她要去自首什么呢?在那样的情况下,易遥似乎除了用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以外,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吧。文章的最后是齐铭拧开了煤气,也许他是为易遥的死感到自责了吧。
讨厌郭敬明,好好的四个主人公害死了3个。
《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600字
故事的结尾是,3个年轻的生命对这个世界如此失望。他们累了,选择了离开。那个上海阴郁狭小的弄堂里,寒冷中的灯光慢慢暗下来,暗下来。
一直都觉得郭敬明的小说是啰里八嗦莫名其妙的呻吟,而且抄袭风很重,分不清哪一句才是真正出自他的笔下,于是我在百无聊赖之下看了《悲伤逆流成河》,没什么特别的感受,就是心里会有那种揉进碎玻璃的疼痛感,确实悲伤。
总的来说,24万字的《悲伤逆流成河》在整个故事的结构和内容上是繁荣的,关怀的领域也是琐碎而庞大的,日日穿梭的世界里,有多少时刻我们想要逃避却一直挣扎着?夜夜漂浮的睡梦里,有多少东西值得我们用甜蜜的微笑来回复?爱慕,嫉妒,暧昧,早熟,隐忍,伪装……小四撒下一张纠结的网,包裹起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让他们如匕首的绿光般锐利。
齐铭和易遥其实是同一个人,他们需要对方的温暖。他们都是孤独的,只有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完整的。而悲剧的所在,恰恰是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即使当他们尝试以一种显而易见却又模棱两可的的暧昧去索取温暖的时候,那片天空轰然开裂,是青春的单薄作祟。
每个人似乎都不可能完全对自己的感情诚实。林华凤更是那样极端的存在着,她对易遥的打骂何尝不是一种逃避呢,她其实也是一个被生活折磨的柔弱者。于是很惆怅,我们都能对自己的感情诚实,可以挽回多少错过和伤害。悲哀就是,我们只能看见彼此的微笑和哭泣,而听不到那破碎在凉风中的叹息声。
像是砂纸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揉搓不停,沉淀下的,是他们几个那些彼此的习惯,而喧嚣起来的是对这个世界的怀疑和诘问。悲伤的感觉,尘埃一般翻滚在刺眼的白光下,静谧无声,汇流成河。这个世界,有多少值得我们守望,又有多少值得我们停留。
《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600字
悲伤逆流成河闪光独特的标题,黑色拙劣的内容。
天真活泼而又消极堕落的易谣,
友善真诚而又懦弱无能的齐铭,
痴心可爱而又险恶狠毒的唐小米,
单纯无邪而又敏感羸弱的顾湘湘,
阳光热情而又冷俊孤独的顾森西,
隐忍坚强而又冷漠麻木的易谣妈,
慈爱温柔而又刻薄虚荣的齐铭妈,
潮气蓬勃而又迷茫无助的少男少女多了太多的天真,有着千姿百态的心灵世界,而那写所谓的大人们则少了太多的仁爱,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有的让人可怜的心疼心酸又心痛,而有的则让人可恨的恶心寒心又痛心。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男孩和女孩,他们因为家庭的不幸,在错位的青春里苦苦挣扎而各自沉沦在自我的人生里,他们需要拯救和关怀,却从来都缺少真正的引领与呵护。他们的身躯和心灵都在渴求哪怕一丝的光明与温暖,可黑暗与寒冷却从未离开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