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看看你懒成什么样子了!连自己的房间也不愿意打扫,你看看人家xxx,比你勤劳多了!”“xx,你这次考的什么东西!150分的卷子你就考了这么点!你看看人家xxx,为什么人家能考那么好你却不能?”……诸如此类的话语,相信很多同学都不陌生,但是这种话语总是会在你还没有做到更好的时候萦绕耳边、“阴魂不散”,刺痛你的心灵。自然而然,有些人听多了这种话便对它产生了免疫能力,置若罔闻;也有些人听了会奋发图强,立志成为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而我,全中国上亿的女生中最最平凡的一个,正是这两种人的结合体。然而有一天,我与妈妈的聊天,彻底改变了我想法。
“妈,你说,世界上最罪恶的人是谁啊?”我歪着脑袋问妈妈。“哼,世界上最罪恶的人不就是你嘛!”妈妈白了我一眼。“瞎说,哪有这么说自己女儿的妈妈啊!我觉得世界上最罪恶的人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每次我一犯错误你就用别人家的xxx怎么怎么样来打击我!”我嘟着嘴假装不满,“你明明知道我最排斥自己家长拿我跟其他人比,哼!”“可你知道吗?你要是好好学习、乖巧听话的话我就不用说你了啊,而且我这么说也是为了激励你啊。”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可我不是皮球,一拍就能弹更高,我受不了那样的刺激,我就像个气球,一刺就会漏气……”我越说越委屈,差点哭出来。“既然不想被否定,那就应该展示出自己的实力,向我及老师、同学们去证明自己!天下所有父母,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啊?再说了,我并没有认为别人家的孩子就一定比你好,你一直是我心目中最棒的,但有些地方你确实还不够好,所以你需要从与别的孩子的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及时改正、扬长避短。”原来,都是因为我的原因,妈妈才会这么说的,如果我再努力一些,是不是妈妈就不会用这种方式来激励我?如果我再棒一些,是不是妈妈也可以骄傲地对同事提起我?是不是我也可以成为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如果我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并好好完善自己,结果可能会截然相反。后来,我努力改变自己,认真学习,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便再也没听到过那个“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和别人的冷嘲热讽,可这些冷嘲热讽不就像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么?它虽然不招人喜欢,但却可以给人动力,令人奋发。有时候,我们把一件看似不好的事换个角度观察,你会发现,其实那也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爱,只不过这份爱太赤裸,它没有华丽的包装,让人不易接受。
最后,我只想说,别人家的孩子并非无所不能,他只是父母为了激励你的道具,不要记恨“他”,因为只要你努力拼搏,你就会发现,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其实不堪一击。